青岛市坚持“三化”引领 打造项目“建管服”新模式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 作者:强国办- 发布时间:2025-02-27 10:38 浏览次数:

近年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始终把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工程建设标准化、项目管理精细化、政务服务协同化“三化”引领,创新路径,高标准建成一批关乎城市功能完善、群众生活品质提升的重大民生工程,有关经验做法获得全国全省宣传推广。

一、坚持工程建设标准化,引领行业规范集约发展。一是全省率先填补海上游艇码头建设的地方标准空白。以全市旅游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在推动海上旅游联合运营的基础上,全省率先发布《游艇码头工程质量检验规范》,确保新建码头审批有规可依、老旧码头清理有章可循。随着二中湾、八大峡等区域老旧码头完成清理整修、新的栈桥码头建成投用,青岛海上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涉海旅游投诉舆情降至历史最低。二是全省率先发布首个市级公路工程造价监督管理规范。为最大限度发挥财政投资效用,按照“分阶段控制、全过程管理”模式,研究出台《青岛市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公路工程建设市场计价行为,推动造价成本最小化、投资效益最大化、工程品质最优化。G204烟沪线、S219灰里线改建工程率先参照此办法实施,预计节约投资5000余万元。三是出台交通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团体标准。抢抓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数字转型机遇,制定发布《交通工程智慧化工地建设技术要求》,为智慧工地数字化平台搭建提供了标准依据。在青银高速城阳北收费站拓宽改造过程中,在硬件上将“两入三出”五车道改造为“四入四出”八车道,在软件上融合运用自助发卡缴费、预告引导、移动收费、云控值守4个系统,成功打造全省领先的全场景数智化收费站,通行效率提升42%。

二、坚持项目管理精细化,打造平安百年精品工程。一是质量管控全程可见。针对项目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特别是其中的隐蔽工程,搭建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在60个公路水运项目中创新施行“举牌验收”制度,加强对工程质量风险的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全程追溯。G204大沽河桥梁项目实现国内第一宽、省内第一条数字化交付、全市第一次全程智慧化建设的“三个一”新突破;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大唐码头二期工程荣获“泰山杯”殊荣,振华原油库工程摘得化工行业“AAAA级”优质奖。二是安全监管精准到位。总结提炼“核、交、查、服、创、评”安全监管“六步法”,细化工程安全监督的程序、步骤、标准,针对问题隐患精准把脉问诊,以小切口精准除病灶。如,运用监管“六步法”,保障了胶州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G匝道拓宽工程提前4个月完工通车,跨海大桥至环湾路、青岛北站方向的通行能力提升70%。三是项目决策科学合理。探索实施“全过程咨询+代建制”新型建设管理模式,既做好各阶段代建保障,又确保全过程咨询服务,创建“三人行学堂”“大家工作室”等学习互鉴平台,以集体智慧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合理决策,有效提升项目建设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如,借助“全过程咨询+代建制”优势,全省首条、全国一流的智慧一级公路——胶即快速通道1个月内明确首开段先批先建路径,2个月完成首开段前期手续批复,为全国公路行业管理模式改革提供了“青岛模板”。

三、坚持政务服务协同化,塑造利企便民交通典范。一是项目审查创新超前。创新打造“一项一策”服务模式,组建“管家团队”,主动靠前服务、精准高效解难,全力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选派“专员”跑在服务第一线,推动潍烟、莱荣高铁率先打破全省铁路建设“先通车、后确权”惯例,提前完成土地确权,创新做法获得全省推广。推出公路水路工程建设项目“套餐式”审批服务,清单形式列明12种涉路工程技术审查要点,率先制定“阳光审查、协同指导、快速推进”三项承诺,助力技术审查服务提速增效。二是企业审批智能精准。构建发改、自规、审批、交通等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高频事项全覆盖、群众办事“一次办成”。“数据赋能”创新水路运输智慧化审批新模式,85件国内船舶代理、水路旅客运输代理等事项,实现“一键填报”“智能秒批”。坚持宽严相济、包容审慎,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实施企业监管“综合一次查”,对守法经营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无处不在”,改善多头监管、重复检查乱象。创新打造“以数利企”发展模式,面向企业提供交通运输多领域数据资源超10类、约30亿条,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保障。三是群众出行便捷高效。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群众出行信息“感知服务”,实现民航、公交、地铁、长途客运及“交通+旅游”等20余项出行信息服务。持续推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地铁衔接公交线路已达241条,150米内衔接站点占比提升至91.3%。全面拓宽电子支付渠道,全国首个“延迟扣费”模式——数字人民币无电无网支付在地铁全网上线。创新打造“门票+车票”“车票+酒店”“旅游直通车”等“一站式”运游融合新产品,开通平度-青医附院等6条“就医直通车”、青岛-沂水等30条定制客运线路,让群众“说走就走”更便捷。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