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坚持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创新项目推进体系,不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连续两年在全省交通投资考核中获得第一名,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发文予以奖励,获得奖励资金6000万元,以强有力的项目推进措施助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高水平建设。
一、建立项目谋划推进闭环管理体系。创新构建项目谋划推进闭环管理机制,形成重点项目“完工一批、在建一批、新开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及时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类问题,全力助推项目建设“加速跑”。一是建立“159”项目谋划机制。围绕“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1个目标,从“国际、国内、省会、市域、中心城区”5个维度,聚焦“铁路、公路、机场、水运、城市道路、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枢纽场站、交通+融合发展”等9个领域,不断提升济南交通通达能力。二是建立“5321”项目推进机制。每5年编制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立综合交通运输规划5年规划项目库;每年年初,谋划提出符合政府投资支持方向、拟于未来3年开工建设的项目,纳入3年滚动项目库,编制3年滚动计划,并按年度依次滚动;再从3年滚动项目库中选取在土地、资金等方面应不存在重大制约因素,并拟于次年和第3年组织实施的项目,建立2年前期项目库;最后从2年前期项目库中选取条件成熟的项目以及省市近期决定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入1年实施项目库组织实施,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形成从项目谋划规划、前期手续办理到开工建设全链条式闭环管理。三是建立“红黄绿牌”问题解决机制。制定交通重点项目问题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工作措施和完成时限,对超期一次未解决的挂黄牌,超期两次未解决的挂红牌,已解决的挂绿牌销号。
二、推动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成型起势。推进交通重点项目管理体系机制,协调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定期调度建设进度,做好动态监测分析,及时跟进要素服务保障,上下联动合力推进问题解决,2024年完成投资951.9亿元,投资强度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米字型”高铁网加快成型,高铁通车里程446公里;“二环一联十六射”高速网骨架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890公里,全市跨黄通道达21处;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加速推进;轨道交通二期6条线路加快建设,3号线二期通车运营;小清河复航工程正式通航运营;城市路网体系不断完善,加快实施二环南快速路龙鼎立交匝道等123个道路建设项目;亚行贷款泉城无轨电车项目、出租车驿站和枢纽场站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三、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济南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及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济南市“项目提升年”工作要求,按照“1+243”工作思路,以创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创建出租车行业治理示范城市“双创”为引领,聚焦“发展、服务、治理、安全”四条主线,以一线工作法、一套表调度机制、项目谋划推进体系等三项体制机制为保障,初步计划实施交通重点项目179个,年度投资目标650亿元。在项目推进中做到“四抓四提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只争朝夕、实干担当,以第一季度“开门红”引领全年工作目标圆满完成,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目标,打造省会综合立体交通网,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