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访谈>访谈实录

临沂加快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

信息来源:政策研究室 作者:张伟- 发布时间:2025-04-21 10:34 浏览次数:


主题:临沂加快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

时间:2025年4月21日

嘉宾: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勤勇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勤勇,请他为大家全面介绍临沂市加快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情况。徐局长,您好。

徐勤勇: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省厅网站提供这样一个与大家互动交流的机会。首先,我代表临沂市交通运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临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主持人:请问临沂加快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这一目标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徐勤勇: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大力推动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建设好制度型开放示范区,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精心打造重大国际交流合作高能级平台,努力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12月,山东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关于积极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实施意见》,强调要抓好济南、青岛、临沂等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这都为临沂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临沂市会同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交设计和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立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定位,横向对比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80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分析临沂客运和物流方面的差距短板,基于临沂“物流之都”发展优势和商城国际化发展需要,形成了《临沂市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建设方案》和《关于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实施方案》3个方案,科学提出临沂建设“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目标,明确了临沂“五大战略定位”,即“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国际物流大通道核心枢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供应链创新之都、鲁南苏北综合交通枢纽中心、黄河流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样板和新旧动能转换新引擎、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篇章,我们认为,这一目标和五大战略定位符合临沂现状和未来发展实际。

主持人:请问《临沂市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建设方案》和《关于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实施方案》3个方案分别规划了哪些方面内容?

徐勤勇:这3个方案内容各有侧重,但总体目标、发展路径、预期效果保持一致。其中,加快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实施期5年,重点谋划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推动枢纽经济发展;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临沂建设方案实施期10年,重点谋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方案实施期3年,重点谋划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推动“中国物流之都”向“国际物流之都”加速迈进。3个方案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系统构建了临沂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矩阵,目前已经以临沂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在全市落地实施。

主持人:请问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临沂有哪些优势,将从哪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徐勤勇:临沂以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特色鲜明的产业基础、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在“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上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临沂近海临港、承接南北,处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中的“京津冀-长三角主轴”和“大陆桥走廊”交汇处,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城市,也是山东南大门、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多重区位优势叠加释放,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二是货行天下的市场优势。全市现有专业批发市场136个,电商园区60处、海外商城(海外仓)43处,从业人员近50万人,是全国最大的市场集群、北方最大的短视频直播电商基地;运营3000余条物流线路,覆盖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通达所有港口和口岸,成本低于全国20%-30%。三是厚积薄发的产业优势。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8个、207个中类中的161个,培育了高端装备制造、绿色木业等八大支柱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出口“新三样”逐渐形成规模。去年,全市商贸物流总额突破万亿元,货运量超过3.6亿吨,快递邮寄量达到24亿件,“中国物流之都”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临沂向国际化迈进的深刻变革,我们将重点从3个方面发力。一是聚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互联互通、建强枢纽”上走在前。主动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加快打造“两纵两横两联”高速铁路网、“一纵两横五联”普速铁路网、“六纵六横三联”高速公路网和“十纵十横”普通国省道公路网,力争至2030年,高速铁路营运里程翻一番、突破4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300公里,通用机场达到6个;至2035年,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8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400公里,交通基础设施各项主要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二是聚力构建国际物流通道,在“链接全球、降本增效”上作示范。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合作,拓展“东联日韩、西进欧洲、北上俄蒙、南拓东盟”的交通网络,畅通“公、铁、海、空、邮、TIR、卡航、中欧班列”8大通道,成立国际物流协会,创新“海铁联运、抵港直装”,全面构建“公铁空海”一体高效、衔接顺畅的国际国内交通物流服务体系。至2030年,国际公路运输发送量超过6000车,中欧班列到发突破1000列,开通国际国内全货机航线3条,临沂港场站集装箱操作量超过10万标箱。三是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智慧绿色、创新赋能”上当样板。突出创新在交通强市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发展,逐步构建辐射全省的货运超充网络,建成应用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平台、海关监管场站多式联运平台和低空飞行服务中心。至2030年,年节能9000吨标准煤,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80%,建成市级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1个、低空航空器起降平台10个;至2035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85%,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率突破90%。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们对临沂打造“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优势和具体路径有了详细了解,请问当前工作有哪些进展?

       徐勤勇:一是系统谋划实施“三张图”。我们围绕建设“国际物流之都”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谋划综合立体交通网2025年、“十五五”和2035年中长期“三张图”,初步谋划项目109个,其中铁路项目13个、公路项目33个、水运项目8个、机场项目12个、枢纽场站项目23个、“交通+”项目6个、城市交通项目14个。其中,2025年作战图,计划完成投资304.3亿元,新建续建项目45个,重点是推进潍坊至宿迁高铁临沂段、临沂至滕州高速等项目建设,争取莱临高铁等项目纳入全国“十五五”规划。截至一季度,全市已经完成重点项目投资51亿元,各开工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加大投资、全力推进,力争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十五五”规划图,初步规划重点项目52个,计划投资1400亿元,建成潍宿高铁、临东高速、临日高速、日兰高速改扩建重大项目,届时,临沂直达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时长将缩短1小时左右。2035年中长期展望图,计划建设临枣城际铁路和沈海复线、长深复线等29个项目,临沂综合交通网络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二是加快畅通国际物流通道。2月27日,我们在全国率先同时落地揭牌了国际公路运输(TIR)集结中心、服务中心和车辆核查中心“三大中心”,为企业集中提供“一站式”仓储、集货、报关、查验、装卸、核查服务,TIR运输证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发证、一次申报、一车直达”,有效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截至目前,全市共颁发TIR运输证60余车次,核查车辆50余车次,国际公路运输500余车次。另外,我们以山东济铁兰城物流公司为载体,打造了多式联运平台,建设了铁路集装箱提还箱点2处,现已投入运营,有效减少了从其他港口调运空箱的运输和时间成本。三是构建智慧化物流数据平台。目前,临沂已经争取了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省市联动2个试点,正在以此为契机,加快搭建功能完备、数据共享的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应用平台,待建成后,将实现“公铁空水邮”单证信息共享互认,丰富跨部门、跨层级数字化应用场景,赋能交通发展。

主持人:谢谢徐局长的详细解答!非常感谢徐局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本期访谈到此结束。

徐勤勇: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

信息来源:政策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