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登记表
成果名称 | 京杭运河枣庄段全航道智慧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
成果登记号 | 知识产权 | |||||
完成单位 | ||||||
序号 | 单位名称 | 通讯地址 | ||||
1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1727号 | ||||
2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安定门内国子监街28号
| ||||
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 | 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3999号 | ||||
完成人 | ||||||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的贡献 | |||
1 | 郝田标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项目负责人,提出研究内容,主持制定研究方案、确定技术路线、撰写工作报告,组织项目实施及验收 | |||
2 | 马慧卿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牵头撰写技术报告,牵头负责成果1数字孪生航道平台的研究 | |||
3 | 魏玲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协助项目负责人制定研究方案,牵头负责成果2船舶轨迹跟踪系统的研究 | |||
4 | 程磊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协助负责成果1数字孪生航道平台的研究及撰写技术报告 | |||
5 | 李刚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协助负责成果2船舶轨迹跟踪系统的研究及撰写技术报告 | |||
6 | 侯保华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协助负责成果1数字孪生航道平台的研究(现场) | |||
7 | 刘栋林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枣庄分公司 | 协助负责成果2船舶轨迹跟踪系统的研究(现场) | |||
8 | 米海涛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航道现场施工管理 | |||
9 | 王传科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航道现场施工管理 | |||
10 | 石岩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航道现场施工管理 | |||
11 | 李思洋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成果1数字孪生航道平台源程序编写 | |||
12 | 田辰伟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成果2船舶轨迹跟踪系统源程序编写 | |||
13 | 丁友赟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成果1数字孪生航道平台源程序编写 | |||
14 | 张斌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成果2船舶轨迹跟踪系统源程序编写 | |||
15 | 韩冰 |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资料搜集整理 | |||
16 | 李美荣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资料搜集整理 | |||
17 | 蔡芝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资料搜集整理 | |||
18 | 李娅丽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资料搜集整理 | |||
19 | 刘晓文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项目申报及验收辅助 | |||
20 | 任璐 | 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 | 项目申报及验收辅助 | |||
成果公报内容 | ||||||
本次研究依托京杭运河枣庄段二级航道整治工程信息化工程,综合运用数字孪生、多传感器融合、雷视融合等技术,开展了航道数字孪生、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船舶轨迹跟踪方面的研究。取得以下两项创新成果: 1、建成枣庄市数字孪生航道平台。平台采用“BIM+GIS+无人机倾斜摄影”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创建京杭运河枣庄段数字孪生航道模型,实现1:1实景还原,实现全航道全要素港航业务场景的三维可视化展现及通航风险预警; 2、实现多元融合的船舶轨迹跟踪。系统基于多类航道传感设备,运用感知控制、雷达测距定位及多目标数据融合技术,实现辖区航道范围内运输船舶的全水域全天候自动识别与实时跟踪,有效提升全航道智慧监管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