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单位:菏泽市交通运输局
实施单位:曹县内陆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摘要:曹县内陆港作为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连接的关键枢纽,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为绿色物流的典范,为内陆地区融入双循环提供了重要经验。
一、运输结构深度优化,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曹县内陆港深度融入京九铁路网络,大力推进“公转铁”和铁水联运,与青岛港、日照港等19个陆港展开紧密合作,成功构建“公铁海”多式联运体系。2024年,其至青岛港外贸下海装卸量达12.8万标箱,位居全省内陆港前列。相较于传统公路运输,铁路单位碳排放仅为公路的1/7,该内陆港年减少碳排放超10万吨,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与尾气排放,有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同时,多式联运模式帮助企业运输成本降低20%-30%,有效破解内陆县城物流困境。
二、智能能源管理,升级设施设备
在港口设施运营环节,曹县内陆港引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安装智能电表、水表等设备,实时精准监测能源消耗数据,并据此动态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全方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加快推进装卸运输设备的绿色升级,计划批量更换新型节能型起重机、新能源货车、叉车等,从设备源头减少能耗。
三、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全链低碳转型
曹县内陆港联合入驻企业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生态。积极推广环保包装材料与可循环使用的包装容器,从源头上减少包装废弃物;协同周边物流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输路线与配送计划,提高车辆满载率,最大限度减少车辆空驶里程,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低碳化发展。
曹县内陆港通过上述绿色低碳举措,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还以枢纽经济赋能、制度创新破壁等经验,为内陆地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物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