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坚持“三个导向” 探索定制公交社会治理和高效发展新模式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 作者:强国办- 发布时间:2025-09-18 10:58 浏览次数:

近年来,滨州市交通运输局聚焦“心安交通”发展,积极探索定制公交综合治理新模式,推动交通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在全省创新推出动态巴士试点,打造个性化出行服务。自运营以来,累计完成订单75.9万单,运送乘客95.2万人,总运营里程274.51万公里。相关工作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发文推广,在央视《新闻直播间》《中国交通广播》等媒体播发。

一、坚持问题导向,破解治理难题。为有效解决传统公交定时、定点、定线路的运营模式局限,缓解公交企业运营难题,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滨州市交通运输局抢抓定制化公交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传统公交改革转型,在充分调研和外出考察基础上,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动态巴士,补齐常规公交出行短板。指导滨州公共汽车有限公司与深圳优点出行合作,成立山东巴士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具有滨州特色的智慧交通运营云平台—“优点出行APP”“优点出行小程序”。通过成本规制、财政补贴等方式,购置6米新能源微型公交,打造公交出行新样板,目前运营车辆52辆。

二、坚持需求导向,改善服务质量。动态巴士采取定制化运行,通过划定试点运行区域、增设虚拟公交“站点”,提供个性化出行服务,乘客线上下单后,系统将自动安排就近巴士选择最佳线路,承载需求相同的乘客,提供最优乘车路线,实现预约出行、随需而至。目前主要采取拼车、专车、包车三种运营模式,设置虚拟站点1223个,试点运行面积42.87公里。在此基础上,聚焦缓解学生上下学拥堵和安全问题,推出宝宝巴士,采取“一校一策”“一线一群”等方式,实行实名认证、智能签到、实时追踪、信息推送和应急响应,打造“出门即上车、下车进校园”的家校闭环运输服务模式,已开通运营线路30条,服务覆盖学校13所。

三、坚持发展导向,增强发展动能。围绕让政府放心、让群众舒心、让企业安心,不断拓展动态巴士服务路径,提高企业自我造血能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倡导移风易俗,推出幸福巴士(婚车),通过扮靓车身、优化服务,营造低碳幸福温馨出行体验。聚焦助力提振消费,推出好品巴士,将地方特色、便民产品搬进车厢,打造宣传推介滨州的“流动窗口”,有效促进展会经济和个人创业。此外,还推出清风巴士、心安巴士等主题,形成定制公交发展矩阵。试运行以来,动态巴士累计实现营收210.7万元,经测算,约为传统公交的12-15倍,有力助推政府财政减负和企业补亏,滨州模式被成功复制到滕州、潍坊等周边地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信息来源:交通强国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