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开展船舶检验信用管理,各单位积极响应、勇于创新,在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实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推动数字赋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青岛船舶技术服务中心作为首批试点单位,率先在船舶检验领域探索信用管理,其创新的小型船舶检验优化做法荣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最佳创新奖”。济南船舶技术服务中心与潍坊、东营海事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将信用与平时检验挂钩,实施检验分级制度,有效维护了水上运输安全。烟台船舶技术服务中心采用容缺受理、信任检验、免于检验等守信激励措施,有效缩短检验周期,帮助市场主体节省了时间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行信用承诺制,实行自检制度,落实市场主体责任,依托智慧港航“济港通”平台构建“云船检”系统,开发自检功能模块,获评“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威海船舶技术服务中心在游艇建造企业开展信用承诺和开工前检验工作中,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守信企业采取抽查方式,大大缩短了船舶建造周期。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坚持服务为先,加强信用宣传,畅通信用修复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各单位通过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措施,提升了船舶检验工作效率,增强了经营主体守法诚信意识,优化了检验监督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了船舶检验质效。我省《“信用+船检”助推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