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通知公告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

作者:张皓- 发布时间:2023-06-19 16:14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各市交通运输局、文化和旅游局:

  为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与旅游融合(以下简称运游融合)发展,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运游融合发展,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和“山东消费提振年”决策部署,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业强力复苏,释放市场活力的有效手段,对推进道路客运与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各市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和“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导向、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规范有序的发展原则,服务构建“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增强城乡道路客运旅游保障能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旅游出行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客运站、高速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开发,鼓励运游融合服务产品创新,推动形成城乡道路客运和旅游携手发展、互促共进的运游一体新局面。

二、加快形成高效便捷的“快进”旅游客运体系

各市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在充分调研旅客需求的基础上,积极会同国铁济南局、民航企业开设城市特色旅游专列、旅游航线;对接火车站、机场、轮渡码头等确定对外联程运输方案,吸纳资质合规、信誉优良的道路客运企业开展联程运输服务,持续优化、完善现有的联程运输服务体系;推动在火车站、民航机场轮渡码头设置网约车接站点、道路客运车辆接驳发车区或临时停车,提供接送站式出行务。各市交通运输部门要指导道路客运企业通过增设旅游快线,开行定制客运班线,加密城市公交班次等方式,提升火车站、民航机场、汽车客运站内河旅游码头等客运枢纽至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城市网红打卡地、特色美食街区等出行便捷性加强市公交线路与对外客运方式的衔接效能,推动在具备条件的汽车客运站设立高铁无轨站、城市候机楼提供候车、值机、行李托运等联程服务支持开通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之间的道路客运线路,有效串联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旅游资源,探索深度游山东服务;大力发展“门到门”“点到点”定制客运服务丰富定制客运产品,织密定制客运线路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积极协调景区为旅游客运车辆提供便利的停车区和相关服务支撑措施。

、加快构建行游一体“慢游”交通网络

各市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引导道路客运企业与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加强合作,根据景区、度假区需求畅通区内交通微循环。鼓励因地制宜建设景区旅游风景道,结合景观风貌和旅游资源,打造具有通达、游憩、体验、运动、健身、文化、教育等复合功能的主题线路,因需配置符合景区景观、文化特色的旅游驿站,增设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设施。要深挖齐鲁文化底蕴,结合“千里滨海”“鲁风运河”“红色沂蒙”“黄河入海”“长城寻迹”等主题旅游风景道和特色乡村旅游公路建设,配套开通主题旅游、农村特色旅游客运线路。要根据城市特色优化调整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布局,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对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特色美食街区的覆盖广度,适当延长夜间运营时间,服务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鼓励通过增设旅游客运专线、开行定制客运线路、优化客运线路布局等方式,提升古村古镇、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乡村旅游资源的可达性。支持济南、青岛、潍坊、济宁、日照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及试点城市优化旅游交通体系。

四、推进客运枢纽节点旅游服务功能建设

  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支持汽车客运站、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场站、高速服务区、风景道旅游驿站等拓展旅游服务功能,引导旅行社和旅游包车企业入驻汽车客运站、旅游集散中心,或者增设服务网点,为游客提供旅游票务预订、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汽车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等服务。丰富旅游城市汽车客运站及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文化服务内涵,鼓励在站内设立非遗旅游体验馆、“山东手造”主题体验馆等旅游消费一体设施,支持特产美食、文创产品等企业在汽车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驿站开设旗舰店、体验店,服务旅游购物需求要引导汽车客运站和景区、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加强合作,积极发展“一站多点”模式,在客流集散地设立停靠站点,提供上下客、车票代售、行李寄存托运和安检等配套服务。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改扩建集客运、货运、邮政快递、旅游集散等功能于一体的“多站合一”场站。鼓励在干线到景区之间的旅游风景道沿线,结合既有农村田园综合体,特色村庄、小型旅游接待中心、闲置土地等,改造共享为观景台、停车区、互动打卡点、景区游客集散中心、房车营地等旅游驿站,为旅客提供停车、休息、餐饮、如厕等服务功能,并实现与景区的接驳服务。

五、推进运游融合服务产品创新

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鼓励道路客运和旅游经营者抱团发展整合区域性旅游和交通资源,发展一站式的运游融合服务模式鼓励在重点旅游城市和城市群,推出旅游客运通票、公交通票、多日游通票,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出行圈,支持景区景点和道路客运企业建立票务合作关系,实行优惠票价,车票+门票”“车票门票酒店模式,结合乡村特色庙会、采摘、农家乐等项目,开通客运站至景点的一日定制游拓展亲子研学、企业团建、踏青赏花等全流程近郊游服务。根据不同群体旅游需求为游客提供主题式、菜单式等定制化服务提供随车讲解等,提升游客体验,打造精品运游融合品牌充分考虑市场秩序和行业稳定的前提下,探索定制客运驾驶员、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考取导游证的情况下,在许可运输范围内依法依规向旅客提供出行+导游”服务。加强汽车客运站适老化、无障碍设施建设改造和信息引导,鼓励在旅游客运专线、旅游包车企业和城市公交中率先推广应用低地板适老化车型,键叫车95128约车服务覆盖面,完善信息引导、人工协助等服务,切实提高“夕阳红”旅游群体出行体验

六、科技赋能推动运游融合转型发展

各地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互联网+”运游融合发展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厅负责推动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与山东文旅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数据对接交互规范旅游客运相关数据资源收集和共享,开展旅游客运大数据分析、挖掘和应用,为公共服务、行业治理、产业发展等提供大数据辅助决策支撑。引导各类互联网平台和市场主体参与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及增值服务开发,运用多种网上平台媒介,为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交通出行、旅游等综合信息服务,积极同互联网旅游服务平台开展合作,推动“车票+门票+酒店”网上联合预约完善重点景区客流监测预警等功能,采用信息化等手段疏解节假日旅游高峰客流和引导分流。

七、打造清清爽爽的旅游市场环境

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客运和旅游市场联合监管,建立联合会商、联合约谈、执法协作等工作机制,严查欺客宰客”“拒载”等违规现象和“黑车”“黑导游”“黑旅行社”落实源头管控,推动建立旅行社与包车企业形成“一团一签”“一车一签”的正规用车机制通过信用分级分类实现客运企业和旅行社重点监管、精准监管,设立客运与旅游行业“红黑榜”,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信用评级情况,引导游客选用优质的服务供应方加快形成“正规车、正规社、正规导”的市场格局。完善旅游客运服务质量投诉处理机制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等渠道及时受理和反馈游客投诉举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游客出行合法权益利用广播、电视、新媒体等渠道,加强社会宣传,引导游客提升安全文明出行意识。指导道路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八、加强游客出行安全保障

各市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部门协同,深入落实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六部门关于深入推进道路运输安全专项整治切实加强道路运输安全协同监管的要求,督促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快形成游客出行安全综合治理格局。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要督促旅游客运企业、包车企业落实《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等规定,严格车辆技术管理,加强车辆技术状况检查维护,定期检查包括车内安全带等的应急装置、安全设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要立即采取措施纠正,暂不安排运输任务。文化和旅游部门要督促指导旅行社将游客规范使用安全带作为旅游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与旅游包车企业订立合同时,对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游客出行安全管理和服务、规范使用安全带等进行明确约定,落实安全事项告知责任。

九、综合利用两部门资源,开展联合推介

各市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加强两部门宣传资源整合运用,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微信公众号、官方新媒体号、场站大屏幕、车体等渠道,协同推介旅游资源、美食攻略、精品旅游客运线路等。鼓励道路客运企业、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旅游服务企业统筹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加强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旅游休闲街区及旅游客运线路综合推介,互为代售旅游和出行服务产品,通过组建联盟等方式,整合旅游、客运资源,打造具有较高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旅游出行服务品牌。引导道路运输、旅游等相关行业协会加强宣传推介,推广运游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和实践做法。

十、切实强化政策保障

各市交通运输、文化和旅游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同,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加强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线路组织、数据共享、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合作,积极出台运游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加大旅游客运“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旅游快线、旅游公交等的许可流程提升旅游客运企业经营自主权,支持旅游客运企业根据需求完善客车、乘用车车型结构,支持同时具备班车、包车客运经营范围的企业按许可事项灵活选择符合要求的自有营运客车从事包车客运。积极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鼓励将运游融合作为创建特色,打造行游一体的“好客山东,好品山东”运游融合发展典型样板。

 

 

 山东省交通运输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6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